今天,是一年一度 #清境火把節,而火把節是彝族、白族、納西族、基諾族、拉姑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,有著深厚的名族文化內涵,被稱為"東方的狂歡節"。
民國50年,有一群從滇緬地區撤退來台的反共救國軍與榮民,眷屬中多有雲南那裡的少數民族跟隨來台(可能有些還沒來...),有些安置在中壢龍崗,有些則到了南投清境從事農業開墾,而這些人也在這裡開始落地生根,而想念故鄉味道的一切,讓這些雲南少數民族的姑娘們,開始做起了雲南菜,讓中壢龍崗還有南投清境這裡的雲南菜尤唯有名。
現在,這些人身體依舊留著一半的雲南人的血液,依舊還念著媽媽,奶奶口中說起的歷史,他們記得自己是哪一族的孩子,他們很團結,在這個慶典節日,好熱鬧,好活潑。
每一族都穿起了自己的特色服飾,在會場裡穿梭來去引人注目。
開始是一連串的少數民族舞蹈表演,有的是專業舞蹈團,有的是舞蹈班,無關專業業餘,他們把少數民族的特色表現在舞導動作當中,活潑生動,而火把節的最後,就是由大家手持兩百支火把,環繞到中間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,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,然後聚集在篝火旁邊快樂的打歌跳舞,用火堆照天祈年、除穢求吉。
這樣的活動,吸引了全台雲南同鄉參加,很熱鬧,也充分的展示他們真的非常的團結,也很努力地將他們的特色文化傳承下去(主持人講到已經有第四代了)。
我覺得這活動真的辦的很好,很用心,也能深深的體會到他們所謂的部落團結齊心。
有機會,大家明年再來清境火把節,值得參加。
#清境火把節
清境魯媽媽雲南擺夷料理
阿美米干